报告人简介:
曾祥云,三峡大学理学院讲师,2017年获三峡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22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新疆天文台)博士学位。2022年至今工作于三峡大学理学院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时域天文学,侧重于Ia型超新星的观测分析。
报告摘要:
~~~~~~~~~~~~~~~~~~~~~~~~~~~~~~~~~~~~~~~~~~~~~~~~~~~~~~~~~~~~~~~~~~~~
目前普遍认为Ia型超新星起源于双星系统中碳氧白矮星非稳定的热核爆炸。两种可能的前身星系统模型备受关注:双星系统中单个碳氧白矮星吸积而导致的热核爆炸,称为单简并模型;双星系统中两个碳氧白矮星的并合导致Ia型超新星爆炸,称为双简并模型。针对Ia型超新星的多波段测光观测有助于其绝对光度与光变曲线形状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Ia型超新星的多样性。采用不同的方式修正并获取正常Ia型超新星的绝对星等,减小Ia型超新星形状光度关系弥散,提高其作为标准烛光在距离测量中的精度。针对Ia型超新星极早期的测光观测可为其爆发机制提供更多有效的限制,有助于区分不同的爆发机制。针对Ia型超新星的时域光谱观测则有助于探究Ia型超新星抛射物各元素的演化,并有助于探究Ia型超新星前身星系统和爆发机制。针对Ia型超新星抛射物中碳、硅、钙等元素速度和丰度的研究,有助于探究其爆发前身星系统,并为其爆发机制提供必要限制,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其爆发过程。